2009年10月5日星期一

沙尘暴的产生与由来

牧风为游牧民族的后代,笔名“牧风”潜意之一就是针对沙尘暴的,面对家园,牧风以一个游牧 赤子的观察与思索,使“沙尘暴的产生与由来系列”凝结于笔端。牧风坚信只有找到更多的主要 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当“沙尘暴的产生与由来”逐渐明晰之后,牧风将与更多关注者一起更好面对“风中的漫天大漠”。为做到科学可信,牧风将慎重思考每个原因,而且努力从报载学者们的思考或研究展开:

沙尘暴的产生与由来系列之一:大漠的“军功”

为纪念钱学森诞辰90周年,人民政协报2001.12.11日第五版以“钱学森与西部开发”为题独家报 道:
据钱老回忆,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他参加我国火箭、导弹发射试验, 曾到过内蒙古西部的额 ) 济纳河边。他说:“旁边都是沙漠戈壁,但并不是一片荒凉,而是有不少动、植物。每年基地要发展生产,就是挖甘草,挖出一大卡车一大卡车的,我跟基地的人说,你们这么只挖不种,挖光了怎么办?还有基地的伙房挖梭梭树,说木头好,烧时火旺,我说老挖不种挖光了怎么办?……”
这短暂的回忆,让我们想起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沙漠戈壁等无人区,几千或上万大军进行的多次坦克和炮火军事训练与演习;做的大量核试验以及试验前的基地的生活和生产自救。核弹爆破后的生物灭绝自不必说,那么多核实验,产生多少核废料,又在当地掩埋多少核废料?对生态不是毁灭性的?那么多军事演习!炮火坦克过后,坦克和炮火过后对区域内大漠上那点生物也将致命,多少动物惊走亡命?起初的驻军,何况还有那么多人长年累月的在那里试验和生活以及发展生产,灭狼捕兽和挖草药地产等以自力更生,对生态链破坏多少?……当脆弱的沙漠生态被破坏后,呼吸在漫天的沙尘暴下,请让我们记住沙漠为国防军工所做的巨大牺牲!!!
蒙古国内也有苏联久驻重兵和演习的因素,西伯利亚也同样是核试验区!
以上是老帖中的内容略改。需要补充一点:当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破后,核实验并没有结束,2002年6月13日科学时报载:自1965年起,武汉大学就有83人次深入大漠,参与了10次核爆炸效应 试验的观测及理论研究工作。

沙尘暴的产生与由来系列之二:农耕和移民

“开垦草原”与“过度放牧”曾经被公认是产生沙尘暴的两大原因,但“过度放牧”其实是“开垦草原”和移民的必然结果: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麻国庆博士在《蒙古族的游牧传统与环境保护》文中提到:“大规模汉族农耕民向游牧区域的移动是在1 9世纪末期以后。这些从事农耕的汉族农民向草原社会的不断渗透,特别是在农牧结合部,导致了两种生产方式和文化的冲突。汉族在这一冲突中立住脚后,以其自身农耕的方式,在草原生态区开垦草原,迫使一部分从事游牧的蒙古族北迁或就地转化为汉族式的农民。这种大量的移民浪潮对草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经过数代的开垦,甚多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其固有的生态体系受到严重的破坏。而这种以经营农业的思想来经营草原的方式一直持续到2 0世纪80年代。
如文中所述,由于从事农耕的汉族农民向草原社会的不断渗透,草原越来越少,发展到现在,就剩下内蒙的零星区域和在中蒙边境的狭长地带还是草原畜牧区。政府为养活移入和军转民的人,划了许多好牧地建了种畜场、养殖场等,这些单位在政府扶植下成了规模,必然也能够优先销售和占有市场。但原牧民这方面:草原减少的同时因为“一部分从事游牧的蒙古族北迁”,牧业人口反而增加,在比原来小的区域要养活比原来更多的人口;而且与内地的贸易区远了,销售运输费必然提高,销量必然降低;又是小私营对集体的销售竞争。所以牧民生活越来越下降,政府也鼓励多养畜自救的,如何不出现过度放牧的现象!
今年4月20日工人日报言:好鲁库种畜场国务院58年批建,虽地处沙漠边缘,在当时却是可以和最好的呼伦贝尔草原比美的绿洲,牧场的牲畜从93年的3万只增到现在的10万只。客观上在那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职工破坏了生态,而来时对生态没有多少了解的他们都成了生态难民、子女受教育都成了问题。在广大牧区建农场和毁林开荒,这种种畜场、养殖场使大量的移民和军转民,幸福生活了三四十年。但如上文,他们还改变了草原肉产品的原有供求关系,养几头和几十头的原贫苦牧民,卖一头羊换不回两头羊的草料钱,94年雪灾时牧区一头二年的牛二百元一头还卖不出去。许多贫苦牧民年节时,反而吃不上牛羊肉。可以说,没有农耕和移民也就没有“过度放牧”,“农耕和移民”是沙尘暴之母!沙尘暴的产生,是因为人类太贪婪地“透支”草原母亲的营养,让她慢慢枯竭!她只能养育一二个小孩,偏偏让她养育七八个孩子!我的草原母亲!我如何报答你的养育之恩?!如何让你恢复往昔的容颜与健康?!

沙尘暴的产生与由来系列之三:矿业开采

2002年6月14日科学时报载:由《新疆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引发。“采空区”破坏生态,并威胁地表建筑。阿尔泰山和沿天山地区是新疆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地区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成了不合理矿业开采活动带给新疆的最大“副产品”。
有人把“西部大开发”形象的称为“西部大开挖”,这种情况引发90%以上的地质灾害,且最大的“副产品”严重破坏生态,并威胁地表建筑,当铁路、公路也因之塌陷、滑坡、崩塌,可以想象的将有更多事故!牧风在本系列主要谈对“沙尘暴”的影响。采矿业等人为活动给西北的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惨重的: 面对富有资源的“万宝山”祁连山、“稀土之都”的鄂尔多斯山脉、草原下的霍林河煤矿、东胜煤矿、阿尔泰山脉……,采矿业之初,首先要撕去表面的草树等植被,即使没有植被的稳固地质也将在爆破中变得疏松,来风不起沙才怪呢?爆炸声和机器轰鸣中鸟兽即使不绝迹,也得被这些
“战天战地”要“自给自足”的最初开采者们猎尽,生态链不破坏才怪呢?污烟污水污染邻近水源和大气,进而影响周边的草木生长,使植物死亡甚至绝种。代替这些矿业地区原来动植物的, 只能是盐碱荒地和风季的漫天沙尘!


草原被毁

2002年7月4日工人日报以“草原被毁”为题载“被称为黄宝的宁夏甘草近年来遭受掠夺性的滥挖乱采,由此带来的土地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其中受害最大的盐池、中宁两县,其境内50多万亩草原被挖掘破坏。
几年前向宁夏大规模移民,移民为了生存与发展向土地等自然资源开刀。他们的思想是“先进的”求“效益”的,原与当地人和平共处的自然生态,或人少时缓慢的开采还能回复的自然生态,在养活更多的人或要使更多的人富有起来时,情况就变了。维护各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反对向这些地区移民;支持从草原等生态破坏区向内地移民以保护生态和恢复生态这一明智之举,希望移走的是汉人,在内地他们更容易生存,更容易找到母语文化。而游牧民族更爱世代生息的边区环境与生态,也更适合草原与山林间的游牧狩猎等生活。这些地区的生态恢复,对当地人民有好处,对减少京津等内地的沙尘暴也有好处,草树繁茂后,调节水分和大气湿度进而改变京津等邻近地区的炎热高温天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