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

鄂尔多斯历史渊源--成吉思汗陵迁移史

蒙古语“鄂尔多斯”(Ordos),意即“宫殿群落”或“金帐部落”。此称谓与元朝皇室封地的命名和成吉思汗灵寝的安置有关。但正式称谓大概出现在明代前期。

1368年元廷北迁以后的蒙古政权(统称“北元”,一直和明朝并存)仍占据着东起贝加尔湖、兴安岭山麓,西到天山,北至额尔齐斯河及叶尼塞河上游,南抵长城的大片领土,并与西面的蒙兀儿斯坦、中亚的帖木儿帝国等保持着血缘性的密切联系。而鄂尔多斯作为一个蒙古部落统称,就是在15世纪80年代左右(编者估计,有待进一步考证),由北元蒙古铁腕满都海夫人和巴图蒙克达延汗所命名的,作为蒙古右翼三个万户之一。当时鄂尔多斯万户在全蒙古的地位可谓显著,其疆域不仅包括鄂尔多斯高原,还包括贺兰山以西、甘肃河西走廊以北的广大地区。在有明一代,鄂尔多斯万户有些鄂托克(类似千户的领属组织)的驻牧地涵盖了萨拉乌苏河流域,向南延到了明长城脚下,今榆林一线,并于16世纪中叶用武力强迫明朝将延绥、宁夏等地开为定期互市(同期主要还有大同和宣府等地之明蒙互市开放)。

后来,鄂尔多斯诸部在数百年间,直到不久以前,一直以“伊克昭盟”统而称之。“伊克”为蒙古语,汉译为“大”,“昭”系藏语的译音,指供奉释迎牟尼佛像的佛殿。“伊克昭”即“大佛殿”的意思,它是鄂尔多斯著名寺院王爱召内的佛庙。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将鄂尔多斯部分成6个旗(后又增为7个)组成盟,各旗的行政长官(扎萨克)会盟在达拉特旗的大庙王爱召,“伊克昭盟”由此形成。

公元188年,南匈奴摆脱东汉管辖,鄂尔多斯被北方匈奴、乌桓、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开为游牧区。

1225年秋,成吉思汗从土拉河行宫亲率大军南下,准备攻打“背文弃约”的附属国西夏。是年冬,大约就在西鄂尔多斯今阿尔赛宫附近,成吉思汗围猎野马时不幸坠马受伤。1226年秋,西夏主力在黄河边与蒙古军相遇,遭受重创。1227年夏,在西夏古国随即灭亡的同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病情突然恶化,魂归鄂尔多斯。由此,蒙古大汗国各个部落的部分精英们就留在了鄂尔多斯地区,并成为长期原样留存蒙古宫廷文化基因的特殊群体。

1271年,元朝将鄂尔多斯乌审旗、鄂托克旗西部、杭锦旗南部、伊金霍洛旗南部、东胜市一带设为皇室封地(察汗脑儿)。

大元朝,鄂尔多斯地区被元朝太傅、中书左丞相、河南王扩部帖木尔(元末大将,重兵在握,到了无人可替的地步)所领有。鄂尔多斯部及其他北元势力作为蒙古右翼万户相继进入鄂尔多斯地区。在一个多世纪里,明王朝多次派大军进攻。但始终未能如愿。后明朝只好在陕北修筑长城,加设边关了事。

由于历史原因,有关明代即北元蒙古时期的鄂尔多斯历史一直鲜为人知,所以在此稍微展开说说。

1532年,鄂尔多斯衮必里克济农(“济农”是大汗副职,相当于大汗全权代表)率领右翼军队和其弟阿勒坦汗从鄂尔多斯出发,于次年将在今青海省境内驻防的伊布拉(卫拉特部人。由于达延汗废除太师制度,引起蒙古卫拉特部伊布拉等人的强烈不满,并在鄂尔多斯发动了武装叛乱,遭达延汗镇压,率领部众逃往安定卫一带。遭受进攻,另一方面还有宗教等其他因素)军队征服,将其部众安置到贺兰山以西驻牧。1534年,衮必里克济农和阿勒坦汗再次率10万骑兵西征,最终将盘踞于今青海境内三角城的卜儿孩征服。

衮必里克济农逝世后,1546年鄂尔多斯首领们曾邀请博迪阿拉克大汗统帅他们西征。但有关这次西征具体史料,目前尚缺。1571年右翼首领和明朝达成和平协议以后,鄂尔多斯万户的诸首领布延达喇等率领数千骑兵向西挺进。他们在嘉峪关外经过短时间的休养驻牧后,他们以蒙古骑兵特有的优良素质,风驰电掣般地沿天山山脉来到托克摩克(今哈萨克斯坦托克马克境内,10至12世纪时期,葱岭西回鹘人所建立的喀喇汗汗国初期的统治中心)附近。然后,由赛音达喇青巴图尔率领骑兵至锡尔河,攻打哈萨克的阿克萨尔汗。布尔赛彻辰岱青等人率领部分骑兵驻扎托克摩克附近,防止哈萨克人截断其归路。赛音达喇青巴图尔在锡尔河大战哈萨克人。阿克萨尔汗遭到突然进攻,在未及组织有力反击时,其秋盖夫人已被赛音达喇青巴图尔掳获。当鄂尔多斯军队胜利撤退,返回托克摩克时,阿克萨尔汗率领10万哈萨克军队追击而来。赛音达喇青巴图尔和布尔赛彻辰岱青、鄂勒哲伊勒都齐等人组织军队迎战。结果,阿克萨尔汗击败鄂尔多斯军队。这时,土默特万户的火落赤闻讯赶来援战,结果身负重伤。赛音达喇青巴图尔阵亡。布尔赛彻辰岱青和鄂勒哲伊勒都齐等人分路率兵撤退。在阿克萨尔汗的10万大军追击下,伤亡极其惨重,只带领少数侍卫历尽艰险冲杀而出,逃回嘉峪关外驻牧休整。

1573年,鄂尔多斯万户的大队人马在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率领下直奔锡尔河,攻打哈萨克人。当时,阿克萨尔汗率领10万哈萨克军队驻守在托克摩克。于是,双方的激战就在托克摩克附近的额锡勒塔卜地方进行。鄂尔多斯首领带着强烈的雪耻欲望投入战斗。他们奋不顾身,英勇拼杀。但他们一则因寡不敌众,再则因经历长途跋涉,远来疲惫,最终未能取胜。这是一次异常激烈残酷的战争,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战场上“积尸如山”(《蒙古源流笺证》卷六)。彻辰洪台吉等鄂尔多斯首领被阿克萨尔汗打败,损兵折将达数千人之多。彻辰洪台吉率剩余军队撤回到巴儿思阔(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当时,诺延达喇济农之子布延巴图尔洪台吉正在和卫拉特部作战。彻辰洪台吉遂将辎重留于巴儿思阔,率军队至札勒满汗山后攻打巴噶图特部。巴噶图特部北退。布延巴图尔洪台吉在哈尔该山(即阿尔泰山)前征服了奈曼明安辉特部,俘获了其首领额邑勒贝。不久,额邑勒贝逃跑,带领辉特部军队前来攻打布延巴图尔。在额尔齐斯河一带,辉特人打败鄂尔多斯军队。额邑勒贝杀死了布延巴图尔洪台吉。彻辰洪台吉率领少部分军队返回鄂尔多斯。其余军队仍留驻在嘉峪关以西。

后来,鄂尔多斯万户在甘肃、青海等地的活动,一般都和右翼其他大首领,特别是阿勒坦汗及其继承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资料来源: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

1634年,和后金大军一直转战周旋的蒙古林丹汗(驻帐察哈尔部的蒙古大汗,因奉藏传红教而与多数黄教派蒙古首领凝聚力大减,以至最后几乎落得孤军转战,令人惋惜!)在鄂尔多斯大西北(今宁夏)的大草滩病故。翌年,皇太极令多尔衮等领兵1万前往鄂尔多斯寻找林丹汗之子额哲,后在黄河北岸终于找到额哲,并得到元裔传国宝玺。皇太极继而广布继承蒙古大统思想,封额哲为亲王,并将皇女嫁之,设都统和副都统统治察哈尔左右翼。1636年三月,漠南蒙古十六部49个大小领主齐聚盛京(沈阳),承认皇太极为汗,并奉上“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此意味着鄂尔多斯等所有中东部蒙古各方从此顺附于清王朝(同年皇太极在盛京即位,改国号为“清”)。

1649年,清朝将蒙古鄂尔多斯部落分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左翼前旗、左翼后旗、右翼中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后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未旗,共7个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朝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东部被开垦的地区设东胜厅。

1858年始,直到1911,在伊克昭盟乌审旗等地连续爆发了旨在减轻牧民负担和保护牧地禁止放垦的“独贵龙”运动,并取得了一次次的成效。尤其席尼喇嘛领导的“独贵龙”革命武装起义影响重大。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宣布:“清廷对待蒙古头行的种种政策继续生效”,故当时的伊克昭盟(鄂尔多斯)仍设7旗1厅。

1937年,日本企图攫取成吉思汗陵,进而号令蒙古民众归附之。在几次“和平诱导”政策失效后,1938年3月,日伪军对伊盟地区组织了一次进攻,鉴于形势紧迫,伊盟盟长沙格都尔扎布(沙王)议成陵西迁之事,等战乱平息再迁回原地。蒙旗独立旅旅长白海风率部保卫成陵。

1938年6月21日,成吉思汗灵柩到达延安。中共在延安十里铺搭设灵堂,延安各界2万余人在公路两侧迎候成陵,并举行盛大祭典。6月25日,灵柩抵达西安,西安各界20万人在鼓楼礼堂举行公祭。1939年夏,成陵终于被隆重地迁移到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安放在东山大佛殿(1949年夏,当中共军队来到马步芳所控制的甘肃,近榆中县时,马步芳将成吉思汗“灵柩”等物挪至青海塔尔寺。1954年4月,成陵顺利回迁鄂尔多斯伊金霍洛)。

1943年3月26日,在盟长兼保安长官沙王的支持下,伊盟又爆发了举国震惊的抗垦武装起义(史称伊盟“三二六事变”),通过较大范围的流血冲突,阻止了国民党驻军总司令陈长捷擅自扩大垦区(陈当初以解决军粮为由,曾请示蒋介石5万顷,蒋表示先试垦5千顷,而陈不顾各方反对依然扩到2万顷土地,并且把蒙古人视为圣地的成陵周围也划入垦区)的蛮横行径,并迫使重庆政府接受沙王的各项要求,将陈长捷撤职并撤销伊盟守备军总司令部,宣布暂缓开垦和征粮征畜。

中共建国后,伊盟于1950年组建了伪行政政权,各旗县下辖所谓的区、乡、行政村和自然村。1958年10月,将当时的50个乡、23个苏木、5个乡级镇改为“人民公社”,其时伊盟共下辖7旗、l县、78个人民公社。1984年,伊盟将人民公社改为乡、苏木,大队改为村、嘎查。

2001年9月,中共在伊克昭盟撤盟建市,城里所谓的鄂尔多斯市,但是鄂尔多斯为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地级市。2005年,中共又把乡或苏木多数合并为所谓的“镇”;同年底鄂尔多斯全市常住人口为149.5万人,其中蒙古族16.9万人,其他民族0.5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