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内蒙古晨报 拯救地球·内蒙古行动
乌恩:游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游牧民族为何“游”
说到草原,人们头脑中往往会浮现这样的场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悠闲地漫步,牧人在牛羊群身后挥动皮鞭……
据乌恩所长介绍,真正的游牧生活并不是这样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与自然不断地磨合后,人们选择的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
“草原民族是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大自然的民族。如果从头说起,首先,从生产方式的选择上表现出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并非游牧民族不喜欢定居生活,依季节、水、草的情况迁徙,是在当时的自然条件下的选择。也许有一段时间尝试过定居,但是草场植被的不堪重荷让牧民了解到,定居生活是不合适的。于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游牧便成了草原民族特殊的生存方式。”
游牧在当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为理想的生产生活方式,它并不是最美的,也不是很浪漫的,但是它是最实际的。”
实际上的游牧生活是很残酷的,牧民要忍受颠簸的搬家之苦。蒙古族很多生活习性都是为了适应迁徙生活,像交通工具勒勒车,蒙古包等等,这些都是易于拆装的生活设备。“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这是最理性的选择,代表了当时对自然与人的关系比较合理的认识。”乌恩所长说。
敬畏 感恩 理性保护
乌恩所长提到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游牧民族形成几种在观念和生产方式上典型的理念和习惯。
一是对自然敬畏。“游牧民族不会存在征服自然的想法,他们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崇敬自然,他们相信如果作出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游牧民族认为山山水水都有自然属性。中世纪以前,任何民族都是这样的,往往将习惯和认识宗教化。由敬畏会产生很多禁忌,比方说,不要在流动的河流里面倒脏水,洗脏东西,采集对人有用的资源都有限度,野生动物的猎取是有季节性的,杀多少,怎么杀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二是草原民族有浓浓的感恩情。“感谢自然为他们提供水、草,感谢自然赐予他们猎取的动物等,这也是与定居民族的区别之一。草原民族始终把人作为自然的一员,而非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山山水水都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对待动物也是一样,牧民看见羊群的时候不是一个个数,而是像看朋友一样用心去记忆的。另外,即使有木材,牧民也不会将其作为燃料,他们都是捡牛粪来当作燃料取暖的,将自己当作生物链条的一个环节去考虑。这是游牧文明一大特点。”
三是理性的法制保护。据乌恩所长介绍,对草原的保护,游牧民族还表现在法制化。“从习惯法到成文法都有佐证,例如,游牧民族有这样的说法:在大地变白之前,在大地变黑之后都不得狩猎,这里的大地变白变黑说的是在降雪之前和融雪之后,这时是不可以狩猎的,狩猎很讲规矩,元典章里对于狩猎等情况都有明确的规定。”
传承文明 开拓创新
“要保护大自然,要保护野生动物,要保护草场和水资源,感恩和敬畏是融合在草原民族生活每个细节中的。对草原的保护,草原民族是高度自觉的,这一点,我们应该对先辈们表示敬意。现代我们虽然得到了传承,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思想文化观念的传承上,有很多事情是很难办到的。事实上,现在很多地方,蒙古民族对草原的保护还是不遗余力的,像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就有好多治沙模范。”乌恩说。
“现代意义上的草原生态文明,是以草原为出发点建立起来的产业链,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这是记者采访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郝诚之时,他对现代草原生态文明的概括。
郝诚之:绿起来才能富起来
钱学森的一篇短文
郝诚之向记者介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关注更多的是环境保护,提倡发展绿色经济,以草原为出发点的沙产业、草产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
“在内蒙古,我们有大量的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尤其是干旱草原曾一度呈现扩张趋势,如何利用草原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上世纪80年代新技术革命时期,这是困扰内蒙古发展的一道思考题,这一问题因为钱学森的一封信而得到了方向性的指引。”据郝副会长讲,1984年,钱老为《内蒙古日报》的科学副刊撰写了一篇短论文,钱老提供的这篇文章叫《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就是这篇稿件对于内蒙古以后的草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确定了新时代草原发展的大方向。钱老在这篇稿件中提到了他理想中的“草业新村”,利用现代科技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原、保护草原,将自然界的食物链变为转化链,把产业链变成效益链、价值链。
据郝副会长介绍,钱老的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自治区领导的关注,专门探讨了钱老文中所提到的草原新发展方向,这也是以后多年内蒙古草原发展方向,草产业与沙产业应运而生。
大农业的成功
大农业,指的是利用阳光,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型农业的同时依靠科技,延伸链条,对接市场,创造财富,造福百姓,繁荣一方经济的农业产业体系。
“大农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经济,而是在内蒙古草原成长起来的独具特色的经济体系,是系统工程。”郝诚之说,内蒙古自然环境的优势决定了绿色产业的生存根本,而改变对自然的态度,是一系列变化的关键,变对抗性思维为顺应性思维,内蒙古的生态成就就是沙产业和草产业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的草原生态文明,在这里做到了生态和生计兼顾,治沙和致富双赢,绿起来和富起来结合。
本报实习记者 李肖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