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0日星期二

蒙古族寺庙舞“查玛”

张宝音

蒙古族宗教寺庙舞蹈“查玛”,汉译为“打鬼”或“跳鬼”的意思。是寺庙固定的活动内容。是一种独特的,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舞蹈形式;也是为了宣传宗教教义的一种工具。

位于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古之秽貊、夫余故地。勤劳勇敢、朴实善良并又虔诚信仰宗教的蒙古人民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历尽沧桑的土地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继承和发展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查玛”就是流传在郭尔罗斯草原上的宗教寺庙舞蹈。它就如一颗晶莹的明珠镶嵌在郭尔罗斯草原上,为古老悠久的民族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一)、“查玛”的源流沿革

1、“查玛”的起源

“查玛”起源于西藏。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到西藏,与西藏原有的笨教并行传播,谁胜谁负的斗争相当激烈。“查玛”的起源也就众说纷纭。传说,佛教传入西藏,在西藏建造第一座寺庙—“桑耶寺”时,四面八方的鸟畜都来帮忙,其中有一头大青牛,勤勤恳恳地苦干,出力甚大。可是,寺庙建成后的庆功大会上惟独忘记了大青牛。于是,大青牛气愤至极,对天怒吼之后,用尽毕生的气力,撞到庙台死去。大青牛死后托生了人,这个人就是吐蕃五朝时三大法王之一赤热巴中的哥哥—达玛。他继弟的王位后,下令杀戮僧侣,拆毁寺院,焚烧经书,佛教面临崩溃边缘。一些幸免遇难的僧侣不甘心佛教的毁灭,决心要复兴佛教。其中有一位智勇超人的英雄叫巴拉尔道尔吉,想出了跳“查玛”除暴主的办法。他头戴面具,身穿黑色的袈裟,袖中藏弓箭,天天来皇宫附近跳舞,他跳啊跳,跳得一天比一天熟练,一天比一天精彩,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凡是看到的人都赞不绝口,这个消息传到了达玛那里,他也想看看这个奇怪的僧人的舞姿。于是,他传旨巴拉尔道尔吉到皇宫楼台下来跳,巴拉尔道尔吉越跳越美,越跳越接近楼台,达玛不知不觉被优美的舞姿吸引,身体便探出楼台,巴拉尔道尔吉趁机取出袖中的弓箭射死了达玛这个暴君,之后,他摘下面具说道:“风可吹动土,土可盖过水,水可扑灭火,凤可镇压龙王,佛可压鬼驱邪。同样我也可以杀死罪恶的皇帝达玛。”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复兴佛教的英雄,每年都在寺庙跳“查玛”,旨在打鬼驱邪,拔除不祥。就这样,“查玛”便流传下来了。以上故事虽是传说,但达玛确有其人,他是吐蕃王朝的最后一个王。他确死于僧人的箭下。

“查玛”起源于西藏,藏语称“羌姆”或“跳允”,由于教派不同,寺庙的规模不一,“查玛”的形式大同小异。如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宁玛派(俗称红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各自的“羌姆”内容、形式都有所不同。但无论怎样变化,总的反映了人们娱神、破灾、图腾崇拜的一种心理。他们都是用舞蹈的形式来宣传宗教教义,既娱神又娱人。所以在有寺庙的地方,还保留着这个习俗。“查玛”久跳不衰,也是说明了这一点。

(二)“查玛”的发展与演变

元世祖时(1280-1294年)佛教传入蒙古,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蒙古人多由信奉萨满教改为信奉佛教,由于藏传佛教的广泛传入,“查玛”也就随之进入蒙古地区,为使藏传佛教扎根于蒙古地区以求得更快发展,传教者们必然要吸收蒙古族固有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从内容到形式也都充满着文化交融的绮丽色彩。

到了清代,清朝统治者深知宗教才能使蒙古族化强悍为驯服。所以,拨巨款在蒙古地区大建寺庙,广泛在蒙古人中传播佛教,吸收蒙古人中聪明、强壮的孩子进寺庙当喇嘛。当时在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好孩子都往庙上送。”当时在蒙古地区建庙传教,也是清朝统治者为了灭蒙古族的一种手段。佛教发展到这一时期政教形成了实质性的合一,仅在郭尔罗斯草原上就先后修建了五大寺庙。1641年郭尔罗斯草原上建成了第一座寺庙“德寿寺(称黑帝寺)”。约在1658年前后,北京“雍和宫”的一位喇嘛来郭尔罗斯传授了“查玛”,但没有跳开,只是制作了面具和道具。1664年,郭尔罗斯王扎日宝去世,他的儿子安达希日继位。安达希日是佛教的信仰者,继位后,大肆宣传佛教。这期间由清朝政府理藩院拨巨款在阿拉街建成崇化禧宁寺,称阿拉街寺,并将此庙定为旗庙。于是便把德寿寺能跳查玛的喇嘛连同面具一起迁到崇化禧宁寺。

“查玛”迁移到崇化禧宁寺后,跳查玛的规模不断扩大,整个郭尔罗斯五个大小寺庙分别都有不同的查玛人员,结构也不一。阿拉街庙的查玛的人数变化由二十一人,三十六人最后固定为六十人。其中,哈兴年王及子女七人,大吐胡莫二人,小吐胡莫二人,阿拉哈柱二人,查干额布根一人,额日布海八人,达日额赫二十一人,共九个小组六十人。此外,还有乐队伴奏的和念经的喇嘛若干人。跳查玛的日期固定每年举行一两次,为正月的十四、十五两天,六月的十四、十五两天。一年跳两次查玛意味着打鬼驱邪,拔除不祥,一年就太平了。也可以说是佛教信徒们向往太平的一种精神寄托。每逢庙会的前两个月,就要集中各寺庙跳查玛的喇嘛到旗庙来进行严格的训练,使众多跳查玛的喇嘛配合默契,动作整齐。据当地年过花甲的老牧民讲,当年每逢庙会跳查玛人们都从四面八方坐勒勒车、骑马或步行,三五成群地涌向崇化禧宁寺拜佛,看跳查玛。场面宏大,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围观的牧民,对喇嘛高超技艺,精彩表演赞不绝口。

1987年我和朱莉(当时在白城地区群众艺术馆)老师等人采风到旺丹扎木苏(此人是阿拉街庙的主跳查玛和教练者,庙里职位是该颂嘎),汉名叫韩福林。据老人讲,郭尔罗斯崇化禧宁寺最后一次跳查玛是在1942年,后来,在1945年又跳了一次,日期既不是正月也不是六月,而是在日本侵略者投降撤退之前强迫组织的一次摄像。建国后,我党注意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尊重个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在1956年吉林省首届业余文艺汇演中组织了尚存的喇嘛,在长春舞台上表演了查玛的片段。这次演出,把查玛由寺庙的庭院搬上了舞台,也使舞蹈动作更加规范化。从此,人们通常把它称之为查玛舞。

(三)查玛的风格与特点

查玛作为宗教寺庙的一种祭祀活动,这本身就有独特的风格特点,而这种祭祀活动由不同于其他的宗教活动,它跳于寺庙的庭院,场地、面具、道具、服装别具一格,整个活动全部通过舞蹈来体现,是很有舞剧因素的大型舞蹈,具体出场顺序、装饰特点、人员结构及道具是:

1. 道格希达(猛烈的意思)十三人。面具是大晓布拉(脑颅骨)的样式,上面有5个小脑颅骨,小颅骨上面三红色宝石有铜圈,穿没有领的袈裟,脚蹬长筒布靴子,其中袈裟是黑色带大钱花的蟒袍两件,带各种花的蟒袍两件,鸭蛋色各种花的两件,紫色两件,蟒袍浅绿色、有水纹和各种花的两件,蟒袍兰色有花的一件、黑色蟒袍两件,手持的各个武器是有藏语传下来的术语。

2. 达月额赫(女佛的意思)有二十一人参加,及戴面具戴头匝,有在收上面戴盏,手持掏独把,身穿黄色有各种花的三件蟒袍,红色有各种花的蟒袍三件,又有黄色的有花的两件蟒袍,鸭蛋色有花的蟒袍两件,兰色蟒袍一件,这些长袍的花多数是大钱花,水纹花和各种花类的,都没有领子,另外,还有女一件肩垫,脚蹬长筒布靴子。

3. 阿苏日(苍天的意思)四个人参加,面具、颈部红色的脑颅骨象人头那么大,有五绺黑髯,头上有黑色大盘头,红色短衣裤,腰围短裙,裙外有网状裙子,脚蹬长筒靴子,看起来特别雄壮。

4. 查干额布根(白男)面具就是土地爷面具,身穿羊皮塔乎(毛向外的白色长袍子)手持龙头拐杖,脚蹬龙头长筒靴子,看起来特逗人的样子。

5. 阿日哈柱(这个查玛中叫伊日根查玛就是汉族的查玛)两个人参加,雄壮性的面具,头上有散发,身穿黑色缎子短衣裤,上面有大钱花,腰围各种艳丽色彩的长条裙子,裙子外围着网状户腰,脚蹬黑色有团花的长筒靴子。

6. 图赫英(好英海,意思主管骷髅)四个人参加,两大两小,面具脑颅骨白色,头上什么也没有,身穿白色短衣裤,手持红色棍棒。各种颜色的璎珞,脚蹬白色长筒靴子,跳查玛时主要就是起丑角的作用,最逗人,场面上非常活跃。

7. 恶日波海(蝴蝶)八个人参加,面具脑颅骨,上面有五个小颅骨,小颅骨上面红色宝石(外围铜圈的)小颅骨和大颅骨之间有箍上还有宝石,身穿条花短衣裤(白色上黑花)戴手套(手套手心是红色,手背是白色)一手持摇鼓,一手持小敲棒。

8. 哈兴汗(皇帝)面具人脑颅骨,光头,身穿黄色蟒袍,皇上打扮,脚蹬龙头靴子。

9. 六个女儿(哈兴汗的女儿,四女、两男)六个人参加,有面具秃头,身穿各色艳丽绸缎,有花的长蟒袍,跟哈兴汗出场。

以上9部分人物都是包含着佛的形象,因此他们的跳法和动作都是离奇古怪的形象。

查玛是通过独舞、双人舞、群舞的形式来完成的。整个舞蹈,有的见工夫于腿部,有的见工夫于腰部,有的见工夫于肩部,也有的见工夫于臀部。如阿拉哈柱的双人燕碎抖肩,达日额赫的碎步,阿扎拉的拖转下腰,查干额布根的摔克等等。这些舞蹈动作,既优美,难度又很大。由于查玛起源于西藏,整个舞蹈中许多顺手顺脚的动作,明显带有藏舞的韵味。自传入蒙古地区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加之蒙古自身固有的习俗,从而,逐步形成了蒙古本身的风格特点。可以说,查玛是西藏故事题材加以蒙古化,又形成了和蒙古生活密切结合并具有蒙古风格和特点的舞蹈,也是藏族寺庙舞蹈在吉林郭尔罗斯草原的演变和发展。

跳查玛的场地主要是在寺庙的庭院内,距寺庙半华里处有一个场地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在庭院内,庙名前画有直径分别为15米、11米的大小两个圆圈,小圈在内,大圈在外边。跳查玛的喇嘛都从寺庙中且所有的动作都是在这两圆圈线上或圈内完成。就是说,场地的圆圈线对表演者有严格的限制,戴面具是查玛在装扮上最突出的特点。除二十一个达日额赫戴头盔外,其余各个角色都分别戴着神态各异,形神兼备,生活逼真,栩栩如生的面具。面具分全面具和半面具两种,全面具有牛头、鹿头、狮子头、凤头等。半面具有骷髅、死鬼、白老头等。使人看了如神鬼境地。查玛的服饰豪华,多数服装都是绸缎蟒袍,款式独特,袖口呈喇叭状。据说是当年巴拉道尔吉跳查玛,为了藏弓不易被发现而设计,所以,这种袖口一直沿袭下来。道具很别致,刀、斧、剑、戟等兵器都在一尺左右长,似像非像,这些道具的设计,制作都很精巧。

查玛的伴奏均是吹打乐。乐件有寺庙大号、羊角号、螺号。打击乐件有鼓和大钹。大号长5米,声音深沉,发出鸣—鸣的声音。羊角号螺号不经常使用,通常用语每场的开头和结尾。乐队的主奏乐件是大鼓和大钹。其中大钹是查玛的指挥乐件。使用大钹的喇嘛必须掌握查玛的全部过程和动作,因为跳查玛的表演者是根据大钹的节奏变化表演的,所以,表演大钹的喇嘛一般都是曾经跳过查玛主要角色,或是教练者。查玛的乐队位置通常在庙台上,在庙门的左侧还有念经的喇嘛。

总之,查玛的历史悠久,从西藏传入郭尔罗斯草原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它随流传的地域、人们意识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宗教为了得以传播,要对当地人们的观念意识起支配作用,就要吸收当地人们保留的,固有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就是蒙古族民间舞蹈进入寺庙和寺庙宗教教义融为一体,使其查玛蒙古化的原因所在。

查玛是藏、蒙古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像一朵艳丽的萨日郎花,将在祖国艺术的百花园中散发出沁心的芳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