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颂歌
西夏(1038-1227)是党项贵族建力起来的封建政权,党项亦称党项羌,是古代羌族的一支,原居青海东南部黄河河曲一带,隋末唐初,党项各部落大批内迁,其中以拓拔部最强大,并领导其它七个大部族,唐末,拓拔思恭自称刺使,率部镇压黄巢起义,被唐朝廷封为靖难军节度使,夏国公,五代时期,中原混战拓拔氏乘机以夏州为中心,扩展地盘,发展成为一方割据。北宋时,又利用辽宋之间的矛盾,积极的向河西走廊扩展,1038年拓拔思恭的九传子元昊称帝,立大夏国,定都兴庆府,蒙古人兴起后,将西夏称为唐兀或唐古特。西夏占据了河西走廊及河套地区遍于农耕,河外阴山,河西,凉州,黑水,一带适于放牧。故经济农牧两宜,加之手工业发达,颇能自给自足。 李元吴称帝后,利用宋、辽、金3国长期对峙的局面,用兵于河西,乘隙占领了瓜州、肃州、沙州等地,扩大了自己的疆土。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威,迫使宋、辽、金3国承认西夏的割据地位,李元昊与三方边境进行了多年战争。它有时联辽抗宋,有时附金攻宋,有时和宋抗辽,有时援辽抗金。由于西夏采取了上述灵活多变的策略,所以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重大胜利。它在政治上争得了与宋、辽、金等相处的地位;在经济上农牧两宜、水草丰盛、自给自足;在文化上繁荣发达;在民风上,彪悍顽强、善于作战;在地理态势上有进可以四出攻击,退可以据城为守,不久便与宋、辽、金3国形成鼎足之势,西夏虽然在形式上仍向宋、辽、金纳贡称臣,但在实际上已经名不符实。这时,西夏已成为中国西北地区一个有自足能力、不受它国欺压的军事强国。
战争的历史背景与导因
十三世纪前期,刚刚建立起来的蒙古汗国,规模不大,国力也不强。它无论在人力、物力、科学文化、武器装备等方面,远不如临近的金国和花刺子模国,甚至不如西夏和西辽。尤其是强大的金国的存在,对蒙古汗国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威胁。金国长期以来对蒙古部实行“减丁”政策,曾经杀害过成吉思汗的曾祖——蒙古部的首领俺巴孩汗。因而,成吉思汗与金国有着刻骨的世仇之恨,灭金之志,早已有之,但这时蒙古汗国的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壮大自己,否则,随时都有被金国扼杀在摇篮里的危险。因此,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壮大自己的汗国势力,为下一步灭金复仇创造有利条件。成吉思汗首先向临近的还未能降服的国家、部落派遣使者招谕、劝降,以便准备发动一次扩张疆域的战争。从1204年(西夏天庆十一年)到1227年(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西夏宝义二年),蒙古先后进兵6次,进行了长达23年的征灭西夏的战争。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后,为了迅速统一境外诸部落,在出兵之前,大多是先派使者招谕。当时,有许多部落,如畏兀儿、翰亦刺惕等,接到招谕后都归顺了,只有少数部落拒绝招降。其中吐蕃态度最强硬,不仅坚决拒绝招降,而且把蒙古使者驱逐出境。由于吐蕃位于西夏西南面,所以成吉思汗要想南征吐蕃,必经西夏国土。如果一旦吐蕃与西夏暗中和好,共同对付蒙古,势必使蒙古军遭受两面夹击,从而迫使蒙古军进行两面作战,并且蒙古军退路也有被切断的危险。因此,只有首先灭掉西夏,才能保证蒙古军向吐蕃顺利进军,免除后顾之忧,并能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此外,西夏与金国相比较,只有城塞防,守,而无长城之防护。这对蒙古骑兵来讲,毫无绕道避险之处,更无遭受迟滞之虞。由于西夏国地处金源边堡长城西端,先征服西夏之后,可以从城西端和西夏东境之间隙进攻金国,这样既避开长城之防,又保障了侧翼安全,一举两得。先灭西夏,可以从西边对金实施战略包围,砍断金国的右臂;可以获取大量财物以增强实力;可以求实践而练兵。提高军队战斗力。故此,成吉思汗对西夏进行了长期的征战。西夏自依附金朝后,两国之间外交往来频繁,政治上互相支持,经济上互通有无、通商无阻,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已达85年之久。如果从1098年(天佑民安八年)以来对辽、宋两朝停止战争算起,则有百余年时间人民过着没有内外战争的和平生活。由于承平已久,民不习兵、国不习战。所以毫无战争准备。如北邻蒙古部统一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征服近邻乃蛮部以后,西夏预感战争来临,这才开始增筑城池,加强战争准备。它一面集中骑兵,配置在北部疆土,据守边寨之城,以图机动作战,一面又令步兵,督率各州县军民,加快工程进度。在阿刺筛山(今贺兰山)克夷门地区,构筑阵地,加强驻军7万人,进行重点设防;另外对东西两厢结合部的交通要地——兀刺海城,增加驻军,加强了防守兵力;对各亲王的守城军队,下了“严守州城,无令者出戍”的死令,以图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以城为营、以战为守的防守战略,而把主力集中配置在中兴府和灵州地区,准备在适当时机,与蒙古军决战。由此可见,西夏已经采取了比较完整的防守战略,逐步形成以城代营、以步为守、以骑为攻、重点设防、左右相援、全面抗击、逐步迟滞以消耗蒙古军。保存主力在中兴府、灵州腹心地区进行决战的作战方针。
至12世纪末、13世纪初,西夏虽然已走向政治腐败、经济衰退、久滞失备的阶段,但仍旧是一个兵精粮足,具有相当抗御能力的国家。它拥有庞大的步兵和骑兵,“国内诸州总兵10余万”。它还有10万擒生军。这样,它的总兵力已达60余万。西夏在外交上采取了守中政策,对战争的双方不敌、不友,严守中立。成吉思汗在统一乃蛮部的战争期间,西夏主不仅拒绝了太阳汗求西夏出兵救援的要求,而且也同样拒绝了成吉思汗求西夏予以协力之约。自从乃蛮部被征服以后,西夏疆土与蒙古的邻接面更宽阔了。“唇亡则齿寒”。此时,西夏预感到战争将面临自己,因而甚感不安。于是,开始加强城塞之防,大搞备战工程,严备外患。
蒙古的进攻战略。虽然前后征伐6次,均采取了进攻战略,但各次的进军路线和主攻方向则不同,其作战方法也不一样,每次进攻都有它不同的特点。如第1次进攻西夏,主要采用突然袭击的方法,以达袭扰边寨、引西夏军救援、探察虚实的目的;第2次进攻西夏,除为进一步深入西夏腹地进行战略性武力侦察外,还在实战中训练蒙古军的攻城战术,总结克城经验。为此,成吉思汗采取了中间突破,围攻东西两厢结合部的要城——兀刺海,以达诱敌离城、围城打援的作战方针;第3次进攻西夏,为使西夏降服,则采取了长驱直入、围逼中兴、凿穿而战的进珍方针;第4、第5次进攻西夏,主要采取了军事进攻与政治争取及稳定局势的方针;第6次进攻西夏,为了彻底灭西夏,成吉思汗亲率lO万大军,对西夏进行全面进攻。这一次,他针对西夏兵力分布情况(东部强而多、西部弱而少),并根据前几次作战经验,诱敌离城未能实现,西夏军始终闭城不出的特点,采取了由远及近、先弱后强、先易后难、先除羽翼、后攻腹心、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为此,成吉思汗分兵两路,以迂为直,有分有合,全面进攻西夏国土。蒙古大军压境,势如破竹,很快攻克中兴府、灵州等腹心地区。
战争经过
成吉思汗征灭西夏,前后经历23年,时间延续如此之久,并非蒙古军无力征服西夏,而是在此期间,他征服和统一了境外诸部落。南攻北伐,东征西讨,灭国四十。北征乌梁海诸部,战灭了篾儿乞惕部,帐降了畏兀儿国和西域的哈刺鲁南征金国,东征高丽,西征花刺子模国;征服了西辽,大战印度河西;并命哲别、速不台二将追歼花刺子模国王——摩诃末之后,进军钦察、斡罗思等国,在迦尔迦河战役中大败钦、俄联军,完成战略侦察任务后旋师。在此转战南北的长期而激烈的战斗过程中,可以说,成吉思汗无暇顾及西夏之事,更无全力进攻西夏的可能,只有从西域还军后才能腾出手来进攻西夏。另一方面,西夏始终不甘心臣服于蒙古汗国,每当蒙古军出兵攻打时,在力不能支的情况下,则无奈求和归降,一旦势力有所恢复,形势对自己有利和有机可乘时,就“礼意渐疏,消极纳贡”,“阴结外援,蓄异图”。在23年中,西夏毁约反叛多次,因而蒙古也用兵多次,由于西夏的伪降,使情况更加复杂化,形成了一打就降,一撤就叛的局面。加之,蒙古军远征欧、亚的广大地区,无法尽早地解决西夏问题。这就是,成吉思汗征灭西夏的战争,为何用时较长的根本原因。
第1次出征西夏(1205) 1204年(天庆十一年),成吉思汗在纳忽昆山灭乃蛮部以后,征服境外诸部落的战争业已开始。为了打开征吐蕃、攻金国的道路和试探西夏国力,于次年三月,乃以西夏接纳仇人为借口,第一次出征西夏,显示了蒙古的强盛。从额尔齐斯河(今蒙古国科布多地区)回军,沿霍博河流域而南,再转东,经察罕泊、鄂洛克泊南下至西夏居延海(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50里处,以大军围攻边城——力吉里寨。然后,纵兵瓜州、沙州等地以北大肆进袭,以引诱西夏军离城野战,探明西夏国力虚实。但不见西夏援兵来救,不得已乃分兵一半东攻西夏定州(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定远营)之乞邻古古撒城。经过60天的围攻,终于攻克此二城。接着,率其大军东行,至西夏之龙州(今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县)四月退兵时,攻破落思城,并占领周围地区,“大掠人民及其骆驼而还”。
第2次出征西夏(1207年) 经过第1次征伐西夏,成吉思汗方知攻城不易,考虑今后攻金,知其会遇到更多、更大、更坚的城池,如果不研究解决攻城方法,提高军队攻城技术和战术,就很难适应新的情况。同时,第1次出征西夏,袭扰边寨,未能达到诱敌离城、两军对战的目的。于是,成吉思汗于1207年(成吉思汗二年)秋,亲率大军南下,深入西夏腹地,实施战略侦察,经黑水城,直奔东、西两厢之结合部的交通要城——兀刺海。蒙古军在围城以前,先将路途中寻找到的牧羊人放回城中,令其传言城中军民:“如敢据城为守,破城之后必屠尽城中之人。”这是成吉思汗常用的攻心战术,以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可是。兀刺海城内军民,依恃城坚兵众,顽强抵抗40余日不降。由于蒙古军缺乏攻城作战的经验,所以多次攻而不克。于是,成吉思汗决定使用火攻,向城塞司令官提出:若交出千只猫和万只小燕子就可解围撤兵。对这异想天开的条件,敌将领很觉惊奇,随即将城里所有的猫捉起来,能够捉到的小燕子也都捉起来,全部交给蒙古军。而后他们加倍小心的关紧城门,守备城防。成吉思汗令部下在这些猫和小燕子的尾上拴了浇透油的麻絮,点上火下令齐放,恐怖中的小燕子全部飞回到自己巢里,疯狂的猫发出恐叫声跑回各自家中。城里的人手忙脚乱地捕杀这些动物,怎能来得及呢!顿时,到处都起了火。与此同时,蒙古军发起了总攻击。成吉思汗的战士们在狂喊中攻破了城。蒙古军驻营其地后,纵兵四出,西夏主李安全调集右厢各路军进行抵抗,相继有5个月时间。击退西夏军攻势后,次年春季,成吉思汗撤军到蒙古草原的斡难河营地。
第3次出征西夏(1209年) 经过前2次出征,成吉思汗对西夏的地理、军情已经了如指掌。西夏的地理条件是一个天然的好练兵场,山地、河川、沙漠、平川、城市、草原无所不有。蒙古军经两次伐西夏,在实战中已经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战斗力,学会了在多种不同地形条件下作战的新本领,特别在攻城战方面,已有了初步的经验。成吉思汗为了在攻金之前,尽快降服西夏,消除侧翼威胁,于1209年(成吉思汗四年)七月,引军南下,大举进攻西夏。这次却遭西夏方面的激烈抵抗。蒙古军仍然从边塞黑水城入境,直袭兀刺海城。西夏主李安全委任世子李承桢为主帅,大都督文化教育令高逸为副帅,领兵5万抵御,但未能抵挡住蒙古军的强大攻势而惨遭失败。副帅高逸俘后不屈被杀。蒙古军攻入兀刺海城后,在巷战中又俘获西夏的太傅西壁讹答。七月,蒙古军又进攻右厢朝顺军司所在地——克夷门。西夏在克夷门原驻有兵力7万余。李安全获悉蒙古军开始东进的消息后,急忙复命嵬名令公率5万精锐军进驻阿刺筛山(今贺兰山)险隘,以增援克夷门驻守军准备顽抗,企图在这里挫败蒙古军队。
克夷门位于阿刺筛山南端、中兴府西北约40公里,地形险要、两山对峙、崖壁峭立、悬绝难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双方相持两月,蒙古军几次围攻都未能攻破。于是,成吉思汗改变了强攻的打法,采取诱敌离阵,设伏歼灭敌人的战术不断向敌人阵地前沿派遣游兵袭扰,引诱敌军离阵,果然奏效。嵬名令公率军出击,企图追歼游兵,结果中伏被擒。这样,蒙古军于七月间遂破克夷门要防,迅速兵临城下,围逼中兴府。李安全不得已亲督西夏军守城,坚决抵抗。
由于中兴府城墙都是用块石垒成的,坚固难攻,蒙古军使用射石机、撞城器、喷火油器械等破城武器都不起大作用,多次猛攻不破,围城月余,城仍不下。西夏各亲王之兵亦不来援。至九月,成吉思汗为求必克此城计,即下令筑堤提高水位,引黄河水灌城,中兴府告急。十月,李安全派遣使臣突围,奔金国求救。《金国志》记载:“大安三年(辛未)春,西夏始为大军所攻,遣使求援。金主新立,不能援,大军至兴灵而返,夏人恨之,遂叛。”由于金国听任不救,夏都日渐不支。中兴府被围困月余之后,城中居民淹死者无数,正当城墙即将倒塌之时,突然河水决堤四溢,蒙古军营也被水淹,无法继续围城。成吉思汗为了尽快向金国进兵,争取早日安服西夏,以图建立城之盟,于是派西壁讹答入城招谕。李安全经过蒙古军的严重军事打击后,在求金无望,于中兴府危在旦夕的情况下不得不纳女请和。成吉思汗迫使西夏急速建立城下之盟的意图。正为李安全求之不得,见了西壁讹答满口答应纳女称臣。蒙古军遂放还嵬名令公。蒙古与西夏议和后,成吉思汗便决定撤军返回漠北草原,开始集中力量作进攻金国的准备。
第4次出征西夏(1217年) 从1216年(成吉思汗十一年)起,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开始第一次西征。在这期间,蒙古正在进攻金国和西辽以及西征花刺子模的过程中,并不断向西夏征兵、收贡。因此,西夏“不堪奔命,礼意渐疏”,消极纳贡,引起了蒙古的不满。成吉思汗在派国王木华黎南下金国的同时,又一次出兵攻打西夏。1217年12月,蒙古军渡过黄河,第四次出征西夏。木华黎长驱直入,很快包围了中兴府。夏主李遵顼惊恐万状,将太子李德任留在都城领兵防守,自己逃到西平府(灵州)避战。据《元史》记载:“是年,伐西夏,围其王城,夏主李遵顼出走西凉。”面对蒙古军的强大攻势,西夏军无力抵抗,再次向蒙古请降。木华黎返回金国战场。第四次,•蒙古军长驱直人,包围中兴府。西夏王李遵项命太子李德留守,自己逃到西凉府。他派遣使者到蒙古军中请降,奉表谢罪。李德也表示,一旦发生战争,可以出兵助战。当时,成吉思汗已决定西征花刺子模(即撒儿塔凡勒),派使者去西夏征兵助战。其使者对李遵项传成吉思汗令说:"汝曾言;为汝右手焉。撒儿塔凡勒百姓断我金康绳唉。将征讨以折证,其为我右手而行之。"没等李遵项开口,西夏的大臣阿沙敢不就抢先发话说:“力气既不足,何为称罕为?”拒绝出兵援助,将蒙古的使者打发回去。成吉思汗听此话十分气愤,但为了集中兵力西征,成吉思汗只好暂时放弃西夏。然而又明确表示:"若获长生天之佑护,得以牢握金勒归来后,却再理会之"。
《西夏通史》第七章《西夏王朝的衰落和灭亡》第二节中有一幅"蒙古军队进攻西夏线路图。在西夏博物馆展厅的墙壁上,也展示着这幅图。图中分别用不同的箭头标记着蒙古军每次进攻西夏的线路。图上很清楚地看到:第六次进攻,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的东路军,从西夏边境要塞黑水城一带人兵,苏不台率领的西路军,先后攻占西夏的沙州、肃州、甘州城,切断西夏军的退路,形成东西夹击战局;据图上标记的线路看,东路军从黑水城一带向东挺进,经过乌兰布和沙漠和贺兰山北麓,进入今阿拉善左旗的敖龙布鲁格苏木、巴音木仁苏木、巴彦淖
尔市瞪口县吕音高勒镇一带后;入据黄河套内的。其中巴音木仁苏木与蒙西镇所在地碱柜,一水相隔,近在咫尺;瞪口县与蒙西镇的伊克布拉格嘎查隔河相望。从这些地方跨过黄河之后,可以由北向南穿过布尔嘎斯太沟、千里沟、苏白沟等阿尔巴斯山地要隘,直达阿尔寨、乌仁都西一带。东路军进人阿尔巴斯地区之后,又向西渡过黄河,经贺兰山,直指甘州、删州。这与"蒙古军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从百眼窑地区拔营直趋阿刺筛山("贺兰山)》"至而与阿沙敢不战;胜阿沙敢不,逼使寨于阿刺筛山上,遂擒阿沙敢不,掳其有褐子帐房有骆驼驮伏之百姓,使灰飞而尽矣,屠彼唐兀惕(西夏)勇健敢战之士”等记载非常吻合。所以《西夏通史》"蒙古军队进攻西夏线路图"标记的东路军入据河套的进军路线,就是成吉思汗率大军人驻鄂尔多斯,在阿尔寨地区养病的同时,制定灭西夏战略决策的行军线路。
第5次出征西夏(1224年) 1223年(成吉思汗十八年),李遵顼把王位让给了次子李德旺。1223年,负责偏师经营金国的木华黎进攻金朝的凤翔时,西夏虽派兵助战,但由于蒙古军长期不能取胜,西夏统兵官中途撤兵。木华黎派使者责问,李遵项害怕蒙古军再次攻西夏,让位给次子李德王。李德王年轻气盛,决定改变对蒙古屈辱求降的政策。当时蒙古军主力尚在西征前线集中作战,征金主将木华黎也不久病死了。李德王认为有机可乘,便派人去联络漠北诸部,“阴结外援,蓄异图”企图与蒙古对抗。成吉思汗从中亚撤兵,在额尔齐斯河下营时,李德王从额济纳河方向侵犯蒙古领土。于是,木华黎之子孛鲁,奉成吉思汗的密旨,发动了对西夏的第五次进攻。1224年九月,勃鲁亲率蒙古军袭西夏,攻破银州(今陕西榆林南),守将塔海被杀,歼灭10万西夏军。对此事,《元史:学鲁传》记载到: “太祖十九年,甲申(1224年)秋九月,攻银州,克之,斩首数万级,获生口马驼牛羊数万,俘监府塔海,命都元帅蒙古不华将兵守其要害而还。”西夏主李德旺无奈,再次向蒙古表示投降并派遣人质。蒙古军安定局势后,重返金国战场。西夏损兵折将,又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
第6次出征西夏(1226年) 成吉思汗在西征花刺子模国时,曾派使臣去西夏相约出军助征,为西夏主不儿罕拒绝。西夏大将阿沙敢卜还用恶语讥讽日:“气力既不足,何以称罕为?”当时,成吉思汗因准备西征没有立即征西夏。但他在远征的7年中日夜不忘西夏君臣的奚落。当从西域归来后,他便重新计议攻金灭夏的问题,甚觉西夏多年来变诈多端,复叛无常,现在已到彻底解决的时候了。他首先考虑到如何摆脱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成吉思汗认为,只有首先征服西夏,才能拆散夏、金联盟;西夏地处金国西方,位于黄河上游,只有占领了西夏,蒙古军才能居高临下,直插金国的中央所在地——河南一带。为此在回师蒙古草原的当年秋天,成吉思汗不顾七年西征的疲劳和六十四岁的高龄,亲自率兵第六次进攻西夏。当时西夏、金国君臣看到两国互相残杀对自己不利,决定联合起来对付蒙古。他们定立了盟约,互称兄弟之国个同意相互支援。如果这一战略能够顺利实现,将会构成对蒙古的严重威胁。
于是,他从西哉返回漠北的翌年(成吉思汗二十一年)春,便亲自率领10万大军,对西夏实行第6次征讨。据《史集》记载,成吉思汗命察合台留在斡耳朵后方二翼军队申,将窝阔台、拖雷带在身边出征。当时由于唆儿忽黑塔尼别吉失明,拖雷迟后几天才赶上了成吉思汗。察合台率领一支军队,被留作援,随大军跟进。
成吉思汗决定分兵两路进攻西夏:西路军攻打贺兰山以西河西走廊沙卜肃等州,成吉思汗亲率东路大军攻打贺兰山以东西夏复地。在军旅之中,成吉思汗在阿尔巴斯山围猎野马,不幸坠马受伤,在阿尔寨石窟一带养伤。对此,《蒙古秘史》记载到:“冬间,于阿儿不合地围猎,成吉思汗坠马跌伤,就于溯斡儿合惕地面下营”。纳•巴图吉日嘎拉先生在论文《(蒙古秘史)地名"阿儿不合""溯斡儿合惕:考略》中列举很多佐证资料后论证说:"阿儿不合"是今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出;"溯斡北合惕"是今阿尔寨石窟。还有士大方、巴图吉日"嘎拉、张文芳等在题为《百眼窑石窟的营造年代及壁画主要内容初论二玉兼述成吉思汗在百眼窑地区之活动》的调查报告中,从考古学角度证明了成吉思汗在第六次进攻西夏时,曾以阿尔巴斯地区的阿尔寨石窟为蒙古大军的总指挥部,策划灭西夏的战略大计。而且在阿尔寨石窟壁画中发现了描绘成吉思汗晚年及百年后有关情节的壁画。笔者在论文《阿尔寨石窟传说及其名称、被废弃年代考》中通过记述鄂尔多斯地区广泛流传的几个传说,提出成吉思汗在阿尔寨和阿尔巴斯地区留下了练兵演习,准备向西夏发动总攻击的踪迹。但是部分学者否认成吉思汗第六次进攻西夏时曾进入过今鄂托克旗地面,甚至认为成吉思汗在阿尔巴斯、阿尔寨地区搞军事活动是无稽之谈。因此,成吉思汗第六次进攻西夏时,是否进入过黄河套内的今鄂尔多斯地方,是否在阿尔寨石窟下过营,如果进人过鄂尔多斯,又从哪里进人的,这些问题都没有定论。
成吉思汗为了牵制西夏主力机动增援各地,亲自率领蒙古军主力出东路。他首先攻占西夏重镇黑水等城,然后乘胜推进到阿刺筛山,全歼西夏大将阿沙敢卜前来迎战的大军,阿沙敢卜被俘。然后,成吉思汗率军西转,驻夏于察速秃山(浑垂山,在今甘肃酒泉北),以待与西路军会师。
为了切断西夏各州郡、左右两厢之间的联系,以达分割包围。各个歼灭之目的,成吉思汗派蒙古大将阿答赤率军与畏兀儿亦都护等部出西路。首先合兵攻沙州(今甘肃敦煌西),守将籍辣思义伪降,以牛羊美酒犒赏蒙古军,暗地设伏兵,企图一举消灭蒙古军。蒙将忽都铁木儿中伏,阿答赤险些被俘,亦都护增援军及时赶到解围。而后蒙古大军重新合围沙州城。西夏军进行顽强抵抗,蒙古军猛攻不克,挖地道进入城内,里外夹击,终于攻破沙城,全歼西夏守军。接着,西路军又进至肃州(今甘肃酒泉)。占领肃州后,西路军去察速秃山,与主力军会合。两路军会师后,继续东进,攻取要城兀刺海。接着,他们攻占甘州(今甘肃张掖)。七月,成吉思汗领兵进攻西凉府(今甘肃武威),西夏的斡扎箦投降。蒙古军继续进兵占领卓啰城,至黄河九渡处,占领应里(今宁夏中卫县)。十一月,成吉思汗沿黄河北上,围攻灵州城。由于蒙古军已经进入西夏腹地,围其必救之城,迫使西夏军决战。西夏主李蚬见蒙古军放火烧城时,令其大将嵬名令公率50万大军自都城中兴府往援,未到城下,遂战于哈刺木伦——黄河平原。据《史集》记载:“……据蒙古人所查明[唐兀惕人]被杀死者为[蒙古人]死亡数的十倍。失都儿忽逃回了城里……”。在这次黄河平原决定性的大战中,西夏军主力被歼灭,逃回中兴府的西夏军仅有少部分。蒙古军回师攻取灵州城,李德任率领固守灵州的夏兵和蒙古军死战,最后因西夏兵伤亡惨重而失败。灵州失陷,李德任被蒙古军俘获,不屈被杀。继后,成吉思汗又派部分军队,去围困夏都中兴府。至此,成吉思汗已知西夏除中兴府被围的部分军队外,没有多少抵抗能力了。于是,在1227年(成吉思汗二十二年)正月,他亲率大军渡过黄河,进攻西夏其它未下之各州城,并进兵金国。他首先攻克盐州川、积石州(今青海贵德西),然后进入金境,攻陷临洮府(今甘肃临洮)及洮(甘肃临津)、河(今甘肃抱宰)、西宁(今青海省西宁市)、德顺(今甘肃静宁)等州。闰五月,成吉思汗到达六盘山驻夏,中兴府久被围困,穷促不支,乃遣使乞降,惟请限1个月后献城,成吉思汗许之。“是月,夏主李蚬降。”在此“不儿罕(李蚬)来谒。并以金佛为上礼,九九金镶皿、九九童男童妇、九九骟马骆驼等物,皆以九九为数来献。这时,成吉思汗驻军清水县,得知西夏投降时,已经是病情垂危。成吉思汗赐名亦鲁忽不儿罕为失都儿忽。改名之后来谒,成吉思汗即令脱栾扯儿必斩之。”不久,脱栾扯儿必忠实地执行了成吉思汗的遗嘱。末主李睍率李仲、嵬名令公等投降蒙古。军队带着李岘等行至萨里川,成吉思汗病故。他在临死前嘱咐部下,暂时秘不发丧,以防西夏发生变故。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秦州,清水县,西江病死于军中,享年66岁。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包围中兴府,蒙古军包围中兴府,李岘被迫献城,西夏亡。
评 析
成吉思汗经过23年的前后征战,终于灭亡了西夏,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蒙古军所以能够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有其多方面的原因。
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首先根据西夏兵力分布情况,即东部州郡部署的兵力多而强,城市大且坚固;而西部州郡的兵力部署则比较分散且弱,多为各勤王的守城军队和擒生军(这支军队,不但担负决战任务,战时还管理俘虏等其它战勤任务),战斗力不强。成吉思汗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了由远及近、以迂为直、先弱后强、先易后难、先除羽翼、后攻腹心、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这个战略作战方针,是完全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和蒙古军的作战特点的。由于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决策,从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选择了有利的进攻方向: 为了在战略进攻态势上给对方造成前后夹击的假象,蒙古军兵分两路进攻。成吉思汗率主力,直插阿刺筛山,做出直逼中兴府的态势,以达牵制西夏军主力机动作战的目的。同时分兵一部向守备薄弱的西部州郡进行远距离的战略袭击。然后,中途两路军会合,于浑垂山驻夏,再迂回敌后、深入腹地、断敌逃路、意料之餐,乱了其作战部署,使西夏方面错误地估计了战场形势,误认为成吉思汗走老路,直捣中兴,把几十万军队,遛守坚城,不敢出战,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从而导致全军覆没。
把握了有利的决战时机: 总结了前几次攻西夏战争的经验,避免了强攻硬拼,巧用了诈术取胜的力法,寻求敌人要害中的薄弱部位,围其必救之地,诱敌离城,打敌援兵,选准地点,把握时机,进行决战。蒙古军队深入西夏腹地作战。消灭近一半敌人,占领90%以上的土地后,已进入决战阶段。这时,西夏只剩西平府和中兴府,军队还剩50余万。决战时机已到,成吉思汗指挥众军围攻西平府(灵州)。西夏主亲率50余万大军出城增援。两军会战于黄河边的一个平原地带。蒙古军在野战中包围全歼了西,夏军主力,占领灵州城,继续挺进,包围西夏都城中兴府,迫敌处于粮尽援绝境地,最后只有屈膝投降。
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战法:在作战方法上,根据不同的敌情,采取了不同的战况,因地、因时、因敌制宜,灵活多变。根据西夏军多、城多和蒙古军少的特点,成吉思汗采取了先弱后强、先小后大、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作战原则;根据夏军闭关自守、分兵把口、兵力分散的情况,成吉思汗采取了以聚攻散、以众攻寡、以强击弱的作战原则。对同一个进攻目标,因时间不同、守敌不同,采取的战法也不同。例如:第1次攻取兀刺海城时采取了火攻战术,第2次夺取该城则用了强攻硬打的战术:第1次围攻中兴府时采用了水攻战术,久困长围,迫敌议和,第2次围攻时则采取“锁城法”,围而不打,断绝外援,逼敌缴械投降;对防守坚城和险要阵地的敌人,采取了避免攻坚,力求在野战中歼灭敌人,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又如:力攻克夷门不下,则采取了诱敌离阵而设伏歼灭之;又如,夏都中兴府,兵多城坚,不易攻破,因而采取了围其必救之地(灵州),诱敌离城,在野战中予以歼灭,最后中兴府之敌,无力抵抗,粮尽援绝,成了瓮中之鳖,只有走投降之路。总之,蒙古军的作战指导原则和作战部署,方法是灵活机动的。可见,成吉思汗在客观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知己知彼、用兵如神、百战百胜。
西夏之所以失败,有其多种原因。战前没有积极地作战争准备。政治腐败,军事指挥无能。西夏兵戒备松懈,战斗力不强。虽有60余万军队,但闭关自守,坐待人攻,皆不出戍。在作战部署上,分兵把口、分散兵力、屯兵坚城、不能互救。这必然导致内部动摇,军心沮丧,自取削弱,给蒙古军造成各个击破之隙。这是战略上的最大失策,失败则必然。
从政治、经济方面来讲,在这一时期,西夏已经走向政治腐败、经济衰退的阶段。李安全、李遵顼两代对金的长期战争,对西夏国内的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其严重的恶果。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加之夏光定十三年以来,中兴府、灵州等诸州天旱,粮食无收,饥民相食。连年无休止的战争,造成社会经济的凋敝。政治上日益走向腐败,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分裂。这是西夏失败的内在基本因素。在外交上没有采取联金、联宋,共同对抗蒙古的政策,而是采取了附蒙抗金的政策,因而失去了外援和同盟者,使自己陷入了绝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