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

蒙古人,离开了草原还能走多远?

作者: hurchaa


这个有点沉重的话题,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想了很久……很久,沉甸甸的压在心里也已经很久……很久了,不管怎么想也很难给自己一个解释。有时也对自己说:还是别想了吧,想下去又会有什么结果呢?于是想忘掉,可又实在是忘不掉。一个蒙古人的民族责任感又怎么能让我忘得掉呢,怎么能不去想呢?思前想后,于是决定:与其一个人悯思苦想,还不如与所有的,有民族责任感的蒙古族同胞们,共同来商榷和探讨:蒙古人,离开了草原还能走多远?
草原是蒙古民族赖以生存的,蒙古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成吉思汗说:“只要有草原在,蒙古人就能生存!”。是啊,就是在这草原上,经过了历史沧桑的无数巨变,蒙古人既经历过磨难也创造过辉煌,顽强的生存到今天。可如今,草原还在,蒙古人却不得不离开了,也不能继续在草原生存了。生态移民要牧民搬迁转移离开草原,他们很多已经离开了,还有很多要陆续离开。离开了草原,蒙古人又会如何生存呢?
前些时候,和牧区来的朋友又聊起了草原生态移民的事:
“我们那里已经强行让牧民迁移到附近的农村和旗镇上去了,只给了几万块钱,牧场要在5年或十年后归还,政府说是为了保护草原,是为了牧民们好。可是旗镇上看到的捡破烂的老人越来越多了,他们都是牧区禁牧移民的牧民。政府虽然给了他们一些钱,但他们说离开了草原,离开了牛羊,他们根本无法生存了,不得不出来捡破烂了。年轻点的由于一时半会儿找不到适合自己干的活,街上喝酒玩麻将的也就多了起来。唉,政府这么做是真的为了牧民们好吗?”我听的出来,朋友的话中带着伤感和惆怅,同样也让我感到伤感与迷茫。是啊,草原和牲畜是牧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畜牧牛羊是蒙古牧民世世代代劳作生息延续下来的唯一生产技能,所以离开草原,离开牛羊他们又怎么生存呢?尤其是在短时间内,对于他们来说真是个严峻的考验呀。
“蒙古人和汉人还是都一样要搬迁转移是吗?”我的问话使他有点激动:“可不是呗,没办法呀。草场破坏,超载放牧就是因为那些几十年前或十几年前来的好多汉人牧户,把草场挤得不够用,才退化的不行了。可禁牧移民,恢复生态的责任也要让蒙古人来承担,真是没法说理呀。”看来广大牧民们也都明白草场退化、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可就是不知道我们的决策部门为什么不正视这个事实呢?为什么也要让蒙古人付出离乡背井、寄人篱下的代价呢?
今年夏天笔者曾去了趟一个牧区,那里暂时还没有禁牧。在牧户家串门的时候,不时见到有从百十多里之外的禁牧地区赶着羊群来找临时牧地的牧民,他们在寻找能够租赁的牧场,或者是能和群放养的牧户人家。当我问到,政府不是给你们安置费并安置了生产生活的地方,你们没有去吗?他们带着一脸无奈的表情说:“呵矣,我们一辈子除了会放羊放牛,别的能会什么呢?祖辈上就没种过地,没做过买卖,去那里怎么生活呀”。我说你们就这样赶着牲畜到处流浪也不是长久之事吧?“不这样又能怎么办呢,凑乎一天算一天吧。”他们的无奈和怅惘让我也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啊。当我问到,有的地方据说牧民纷纷自愿要求搬迁转移,甚至还排队申请,你们那里是这样的吗?“唉,不自愿也不行呀,早就给开会宣传上了,早晚都要走,不走最后会要强制你走的”。因不知道该安慰点什么话,我也就再不好问什么了。
根据报纸和广播的宣传,有的草原牧区据说牧民纷纷自愿要求移民搬迁,甚至还出现申请排队到下一年度的现象。近十几年来由于超载放牧,生态环境恶化,再加上绒毛价格偏低,有些牧区的牧民也确实很艰难。有的地方因无序开矿,被断了水源,污染了草场而无法继续放牧。因此,看到眼前政府给的几万块钱,也不难理解牧民排队申请移民的现象。无论是被安置在农村还是城镇的牧民们,一家人拿上十几万块钱,也只好摸索着去找生存之路了。如果能摸索出一条新生活的路子还好,否则的话就只能坐吃山空,以后又该怎么办也就不好说了。不过人吗,总还是要生存下去的,不同的也就是看将来生存的质量如何了。
按规定生态移民的牧民是5年(有的据说10年)以后还会回来。但很多地方,沿边境50公里范围内都变成了无人区,名为疫病隔离区等等,实际是接踵而来的大面积矿业圈地,风电投资等等几个亿或十几亿的开发项目。如此情况下,到时候牧民又怎么能回的来呢,回到哪里去呢?而在那些能回来的地方,很多蒙古人老的很难说能回的来,年轻人受外界影响和几年的散漫生活习惯,他们还愿意回来放牧吗?很可能就会把牧场草坡都卖给了“兄弟民族”了。若干年后的将来蒙古韵味的草原文化可能就变成了“兄弟民族”的与狼共舞的新草原文化了,因为草原上狼又来了。
如今草原上“狼又来了”,可蒙古人却要走了。狼在过去,对于放养牲畜的牧民来说是严加防范和消灭的对象。但近十几年来由于动物保护法的实施,狼在不断的增加,以至于在牧区的很多地方,牧民的羊被吃掉,牛被咬死,骆驼被咬伤的现象时常发生,很多牧民一年损失达万元以上,但由于有动物保护法的限制,牧民们又无能为力。当年,由于狼处于濒临灭绝而颁布了对狼的动物保护法;草原退化,生态失衡,又颁布了草原保护法,而且为保护草原生态现在又要搞生态移民。那么对少数民族的蒙古人来说怎么就没有保护法呢?蒙古民族就不需要保护吗?蒙古人连动物都不如吗?我们的政府天天在喊“人性化”,天天再说“以人为本”,那么在生态移民的问题上,对待蒙古人怎么就不“人性化”,不“以人为本”呢?尤其生态移民都是在蒙古民族聚集地区,如此简单盲目的禁牧移民难道不会使蒙古人濒临灭绝吗?怎么就不首先以蒙古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本呢?难道所谓的“人性化”和“以人为本”的口号只是在联合国表表态,只是为应付美国人权问题白皮书的指责吗?
生态移民工程,问题很多,事情不少,牧民们抱怨和关心的仅仅是眼前的生存和生活问题。要是深入分析的话,更严重的是蒙古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问题。牧区是蒙古人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但由于几十年来“兄弟民族”氓流人口无序的大量涌入,对蒙古人在种族和文化上已经造成了很大冲击。如果说那是对蒙古民族从血统到文化的“注水稀释”的话,那么而现在的生态移民就是要把蒙古人抛入“兄弟民族”的汪洋大海,来个彻底淹没了。
历史上从来没有草原上的牧民家庭搬迁到农村或城镇的现象,而现在生活在农村的蒙古人,都是因历史上放垦移民把游牧草原改变成农耕种植区,蒙古人在血统和文化上早已被同化成和汉人没什么区别的农民了。
多少年来在城市里工作生活的蒙古人大都是通过读书学习,再经过不同程度的中高等教育来到城市里工作生活的。在城市里很多从事蒙古文化宣传工作(如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从事蒙古语言文化教育方面(如民族中小学、中专,大学的各个民族专业)以及蒙古语言、文化、历史等研究机构等工作的蒙古人,每一茬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草原牧区。而在城市里,即便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蒙古人的子女也因“兄弟民族”语言文化环境的影响,继续从事长辈工作的也是凤毛麟角,更别说从事其他工作的蒙古人的后代了。因此,草原牧区就是蒙古文化传承发展的摇篮,是蒙古文化人才的来源地。可以想象,蒙古人离开了草原,或草原上没有了蒙古人的话,还到哪里找蒙古语言、文化、教育和研究的人才呢?蒙古文化又能怎么传承和发展呢?
在种族血统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生存在“兄弟民族”的汪洋大海中的蒙古人,纯正血统的已是越来越少,有很多蒙古人的血统甚至连百分之一都不到了。好多来过内蒙古的内地人大都认为“真正的蒙古人是不住在城市的,都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住在城市的“多数不是真正的蒙古族,一般来说在城市里的蒙古族多数跟汉人没什么区别了”。有人可能认为这种说法或许有点片面,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呀。一个既没有纯正或大部分血统的,又不会自己语言文化的蒙古人又怎么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蒙古人呢?城市和农村的大多数蒙古人的现状不就是今天要离开草原的蒙古人的未来吗。
尽管我们是多么的不情愿被同化,但只要离开了草原,也只能无奈的看着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越来越像“兄弟民族”了。可想而知,草原对蒙古民族意味着什么?
“只要有草原在,蒙古人就能生存”,成吉思汗这八百年前之言,对如今现状下的蒙古人还有多大意义呢?草原会继续存在,蒙古人能继续在草原生存下去吗?
有民族责任感的蒙古同胞们:蒙古人,离开了草原还能走多远!?
本篇文章来源于 Ψ【蒙古青年论坛】Ψ 原文链接:http://mglbbs.net/bbs/

阿尔泰语系诸语言

摘要: 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属于粘着语 ,内中包括蒙古语族、突厥语族和满洲—通古斯语族等。各语族中虽然涵盖多种不同的语支和方言 ,但是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 ,这些语支和方言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特征。通过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之间语音特点的比较 ,可以揭示蒙古语族、突厥语族和满洲—通古斯语族之间的亲属关系。

1 .阿尔泰语系的由来及其发展变化
19世纪 30年代 ,一些语言学家提出了“乌拉尔·阿尔泰语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又将其分为芬兰·乌拉尔语系和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突厥语、满洲—通古斯语 3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特征 ,具有亲属关系。因此 ,将这 3种语言归为一个语系 ,称之为阿尔泰语系。

阿尔泰语系诸语言都是从一种语言———阿尔泰原始语继承发展而来的 ,只是在继承的过程中形式有所变化 ,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规律。那么 ,阿尔泰原始语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阿尔泰”这一名称 ,源自蒙古西部、中蒙边界交界处的阿尔泰山脉 ,这里是阿尔泰原始语的起源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 ,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研究不断深入 ,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例如 ,蒙古学家G·J·兰司铁认为 ,朝鲜语也属于阿尔泰语系 ,因为朝鲜语中也有阿尔泰语系语言的某些语法特征。关于阿尔泰语系诸语族语言的相互关系和分化的先后次序 ,蒙古语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即蒙古、满洲人的祖先占据原始语言区的北半部 ;突厥、朝鲜人的祖先占据南半部。在这一语言区里各个部落的分布状况为 :北部为满洲—通古斯人 ,西部为蒙古人 ,东部为朝鲜人 ,南部为突厥人。其中 ,朝鲜语同满洲—通古斯语最相近 ,而满洲—通古斯语的语音接近于蒙古语 ,突厥语在语音方面与其它语言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原因有二 ,一是突厥语很早就脱离了其它语言 ;二是突厥语在语音方面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变化。朝鲜语由于受汉语影响较早 ,其中有大量的汉语借词。可以认为 ,在大量汉语借词进入之前 ,朝鲜语就从共同体内分化出去 ,而其它 3种语言还在一起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就是说 ,朝鲜语是最先分化出去的 ;接着古突厥语分离出去。蒙古语和满洲—通古斯语在一起继续维持了很长时间 ,直到最后分开。总而言之 ,这 4种语言的分化 ,先后顺序不同 ,并且吸收了不同的语言成分 ,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但是它们都是源于阿尔泰语言统一体。下面是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分化示意图 :(略)

2 .阿尔泰语系诸语族语言概况
2 . 1蒙古语族
1 3世纪初 ,蒙古族杰出的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诸部落 ,建立了早期的封建国家。随后便率领蒙古军队东征西讨 ,疆域曾横跨欧亚 ,且其子孙在中原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元朝。因此 ,蒙古族各部落亦散居各地 ,所使用的语言也随之带到了各处。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同地方的语言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特点 ,即产生了许多方言。因为它们都源于同一种语言———蒙古语 ,故将其称为蒙古语族。蒙古语语言的历史 ,一般分为古代、中世纪、现代三个时期。 1 2世纪以前的蒙古语称为古代蒙古语 ,1 3世纪至 1 6世纪的蒙古语称为中世纪蒙古语 ,1 7世纪以后的蒙古语称为现代蒙古语。而蒙古语书面语的历史分期与之不同 ,一些蒙古学者将书面语分为前古典蒙古书面语 (1 7世纪以前 )和古典蒙古书面语 (1 7世纪至今 )。

蒙古语族包括 9种方言 ,即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达斡尔语、莫戈勒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和保安语。
1 )蒙古语 ,指居住在我国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族所使用的语言。蒙古语是蒙古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最具代表性。现在我国境内的蒙古族所使用的语言为传统蒙文 ;蒙古国境内所使用的语言为新蒙文 ,即 1 941年进行文字改革采用基利尔字母书写的蒙古语 ,一般称之为新蒙文或喀尔喀蒙古语。
2 )布里亚特语 ,指布里亚特族所使用的语言 ,主要分布在前苏联布里亚特地区和贝加尔湖地区。
3)卡尔梅克语 ,指居住在前苏联的卡尔梅克族所使用的语言 ,分布在伏尔加河下游右岸、里海低地的卡尔梅克地区和西伯利亚、中亚等地区。
4)达斡尔语 ,指我国达斡尔族所使用的语言。达斡尔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附近、嫩江支流一带 ,另外还有几千人居住在新疆的塔城县。
5)莫戈勒语 ,指阿富汗的莫戈勒人所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正在消亡的语言。莫戈勒人现大多改用波斯语。
6 )东部裕固语 ,指居住在我国甘肃省南裕固自治县境内的一部分裕固族所使用的语言。
7)土族语 ,又叫蒙古尔语 ,主要是我国青海省的土族人使用。土族人自称“察罕蒙古” ,意为“白蒙古”。
8)东乡语 ,指我国东乡族所使用的语言。东乡族主要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西、南、北四乡中的东乡 ,故称东乡族。
9)保安语 ,使用保安语的是我国的保安族和土族。保安族主要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土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

2 . 2满洲—通古斯语族
满洲—通古斯语族分为两大语支 ,即南支(满洲语支 )和北支 (通古斯语支 )。南语支包括6个语种 :
1 )女真语 (女直 ),是已经死亡的语言。在历史上蒙古兴起时 ,女真语仍然被使用 ,直至明朝 (1 36 8~ 1 6 44年 )。最重要的文献是《华夷译语》 (女真 ),编于 1 6世纪 ,书中包括女真文和用汉字标写女真文的内容。它接近于满洲语 ,可以认为是古满语或满洲语的方言之一。
2 )满洲语 ,1 6 44~ 1 91 1年我国清朝所使用的语言。现在使用满语的人已所剩无几 ,主要是居住在我国东北的索伦人、达斡尔人和满族人。
1 599年 ,他们用当时的蒙古文字试着书写满文 ;1 6 32年加以改革 ,增加了几个字母。
3)果尔迪语 (那乃语 ),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一个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人数约 0 7万人。这一民族 1 931年前没有文字 ,1 937年后用基利尔字母书写。
4)乌尔察语 ,是与果尔迪语使用地区相邻的少数人所使用的语言 ,人数最多不过 0 0 5万人
5)奥罗其语 ,指居住在阿穆尔洲滨海地区的几百人所使用的语言。(施密特 :《奥罗其语》 ,同上 ,1 92 8年第 7期 )
6 )乌德语 ,指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及一些支流地区的少数人所使用的语言。

北语支包括 4个语种 :
1 )涅吉达尔语 ,是指居住在阿姆河河谷的人所使用的语言 ,使用人数不到 0 8万人
2 )埃文基语 ,由生活在东西伯利亚地区北部的 4万人所使用。埃文基语分为 3支方言 ,即北、南、东。 1 930年起有了文字 ;1 938年起使用基利尔字母
3)拉穆特 (鄂温克 )语 ,为居住在堪察加岛上以及雅库特地区的 0 9万人所使用 ,自称Ewen。此名字起源于埃文基语 (amudi“海上的”)。拉穆特语分为 3支方言 :东、中、西。1 931年前无任何文字 ,1 937年开始引用基利尔字母。

4)索伦语 ,为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西北部齐齐哈尔、海拉尔、布特哈、墨尔根和爱辉等市以及俄罗斯边境上的几千人使用的语言。它没有自己的文字 ,读写都用满语。

2 . 3突厥语族
楚瓦什—突厥语族 ,通常称为突厥语族。楚瓦什语和共同突厥语的祖先为共同突厥语出现之前的一个共同体 ,称为前突厥语。其发展关系是前突厥语分为原始楚瓦什语和原始突厥语 ;原始楚瓦什语发展为楚瓦什语 ,原始突厥语发展为突厥语。

突厥语族分为两大语群 ,即Z群 (突厥语 )和R群 (楚瓦什语 )。在阿尔泰语系中 ,突厥语是唯一的Z群语言 ,即突厥语中位于词中和词尾的Z通常与蒙古语族、满洲—通古斯语族以及楚瓦什语中的R对应。

2 .3. 1突厥语
突厥语种类为数甚多 ,使用的人数在 50 0 0万人以上。突厥语Z群 (Tohuz)一般分为 5支 :1 )雅库特语 ,2 )北群图瓦语等 ,3)西群吉尔吉斯语等 ,4)东群东突厥语 (维吾尔语 )等 ,5)南群土库曼语等。
1 )雅库特语是最北的突厥语 ,使用于东西伯利亚北部雅库特共和国。雅库特人自称“萨哈(Saxa)”人 ,而“雅库特”是通古斯人给起的名称 ,他们称之为Yeke ,人数约 2 4万人。雅库特语无论是在语音方面 ,还是在语法方面 ,都不同于其它突厥语。在词汇方面 ,只有 50 %的词出自突厥语。雅库特人在第一批俄国传教士到来之前 ,没有自己的文字。第一次借助于俄文字母书写的尝试是在 1 9世纪。 1 979年开始推行以基利尔字母为基础的现行字母。

2 )北群 ,图瓦—哈卡斯语群 ,可以分为 3支 :图瓦语和哈卡斯语 ;阿巴坎方言和黄回鹘语 ;梭尔语、楚雷姆语、土巴语和有关的方言。
3)西群 ,钦察语群 ,这是突厥语中最大的语支之一 ,使用者达 1 0 0 0万人以上。主要包括卡莱语、库梅克语、卡拉柴巴勒卡尔语、克里米亚鞑靼语、伏尔加鞑靼语、巴什基尔语、诺盖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阿尔泰 (卫罗特 )语 ,另外还有不再使用的中古突厥语的库曼语。
4)东群 ,察哈尔语群 ,由一种中古突厥语而得名 ,包括乌兹别克语、东突厥语和撒拉语。
5)南群 ,土库曼语群 ,包括土库曼语、加高斯语、土耳其语和阿塞拜疆突厥语。

2 . 3. 2楚瓦什语
楚瓦什语是突厥语族中唯一的R语言 ,为居住在前苏联楚瓦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更确切地讲 ,为居住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的 1 50万人所使用的语言。楚瓦什语包括两大方言 :一为阿纳特里方言 ,即下方言 (下河口语 );另一为维里雅尔方言 ,即上方言 (上河口语 )。楚瓦什语的前古语是公元 7至 1 4世纪 ,存在于伏尔加河和卡马河河岸的保加尔王国中所使用的古伏尔加保加尔语的一种方言。